走路时膝盖隐隐作痛,上下楼梯时感觉关节“咔咔”响,蹲下去起身变得困难。这些症状在提醒你:膝关节骨关节炎可能已经悄悄找上门了。当膝关节骨关节炎找上门时,身体会发出一系列“求救信号”,你了解这些信号吗?
本期《相约科普》节目,让我们跟随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俞国雨一起,了解关于骨关节的那些事儿。
骨关节,你需要知道的事
《相约科普》第十二期
↓↓↓
在全世界范围内,骨关节炎属于高发疾病。人们在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每年都会丢失1%的软骨,60岁以后,50%的人都会得骨关节炎,人体的脊柱、四肢、髋、膝、踝等关节都有可能会出现关节炎。
认识人体的主要关节
关节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的骨连接,关节就像是身体里的“轴承”,负责连接骨头与骨头之间的活动。它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持灵活性并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活动。
关节分为负重关节、相对负重关节和不负重关节:
负重关节主要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脚趾关节。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属于滑车关节,不仅是人体最大且构造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也是损伤风险较高的关节类型。
脊柱上的关节为相对负重关节,肩关节、肘关节及手指上关节为不负重关节。
如何判断自身骨关节的健康程度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进行30秒的坐起测试。动作要领:两只手交叉放胸前,找一个同膝盖一样高的凳子,迅速坐起。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做到18次以上算较为优秀,可对应下方表格自行判断膝关节的衰老程度↓↓↓
骨关节炎的常见症状
关节疼痛及压痛是骨关节炎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寒冷、潮湿环境均可加重疼痛。晚期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
骨关节炎的影响因素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01年龄骨关节炎是老化性疾病,像皮肤皱纹一样,关节软骨也有自然衰老的过程。所以,年龄是最主要的高危因素。
02其他疾病代谢类疾病、类风湿、免疫性的疾病会对软骨造成炎症,损伤软骨,容易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03肥胖肥胖会导致人的关节负荷变大,体重每增加一公斤,膝关节平均会增加3~4公斤的受力。肥胖是导致骨关节炎的重要因素。
04不当使用关节在运动时没有做好保护或没有进行和年龄相匹配的运动,过度使用关节,就会造成关节的磨损,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骨关节炎如何治疗
01基础治疗骨关节炎的治疗是阶梯式的,临床前期的基础治疗分为健康教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及行动辅助支持。
02药物治疗早期或轻度的骨关节炎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消炎止痛药或进行关节腔注射、干细胞治疗等。
03修复性治疗骨关节炎发展到中度或重度时,可以进行关节微创清理、软骨修复等手术。
04重建治疗
骨关节炎以内侧磨损为主,在关节内侧进行单颗置换(置换部分关节),也是保膝手术的一种。如果关节两侧及韧带都受损严重,则需要把关节表面去除,置换整个关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需“早防早治”
通过“体重控制+适度运动+合理治疗”
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若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
避免拖延导致不可逆损伤
关爱关节
就是关爱自己的未来!